旺达屋 > 社会 > 正文

​二氧化硫有毒吗(二氧化硫有毒吗-)

2024-01-28 04:43 来源:旺达屋 点击:

二氧化硫有毒吗(二氧化硫有毒吗-)

大家好,最近还有很多朋友对于二氧化硫有毒吗不是很理解。然后还有一些网友想弄清楚二氧化硫有毒吗?,网小编已经为你找到了相关问题的答案,接下来和我们一起看看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毒药过期是不毒了还是更毒了?




图源:Pixabay



任何东西只要达到一定剂量都可能成为“毒药”,包括水。这里只讨论那些少量使用即可毒害人体的典型毒药。


剧毒物质分许多种——天然毒物和人造毒物;有机物和无机物。对于很多天然毒物,比如蛇的毒液、肉毒杆菌的毒素,其中具有毒性的主要蛋白质或多肽,如果没有妥善保存很容易分解变质,失去原本的作用,这也就意味着毒性变弱了。


用来防治病虫害的农药喷洒到植物上后,通常也会随时间推移逐渐分解,以免残留在食物上。不过也有些农药在施用后,需要遇水分解释放出毒性更强的挥发性气体,起到杀虫作用。也就是说它们刚分解时可能会更毒,需要更长时间消解毒性。


还有些毒药化学性质相对稳定,比如三氧化二砷(俗称砒霜、鹤顶红)在空气中不容易变质,不过在酸性环境下会被缓慢氧化,碱性溶液中则会生成亚砷酸盐。无论变成哪种形式,大多数砷化合物都有毒。


毒物虽然臭名昭著,但用对地方也是把利剑,比如防治虫害、鼠害,甚至成为治病良药。反过来,原本用于治病的药,不当服用也会变成毒药。有毒性的药剂虽然标有保质期,但只是保守估计的时间,不排除过期后仍未变质,或变质后仍具毒性。


总之,有毒药剂的毒性随着时间推移变弱变强都有可能,这也不是我们该拿命赌的“盲盒”。



二氧化硫有毒,为什么能用来加工食品?




图源:Pixabay



正如上文所说,抛开剂量谈毒性是毫无意义的。带有刺鼻气味的二氧化硫被归为有毒物质,但微量的二氧化硫是能被人体代谢掉的,如果把握好用量,也可在不伤害人体的情况下用来保鲜和漂白。


二氧化硫是国内外允许且普遍使用的添加剂,从各类食品、饮品,到纸巾等生活用品,二氧化硫无处不在。它通常以亚硫酸盐的形式添加在食品中作为防腐剂和抗氧化剂,或者通过硫磺熏蒸产生二氧化硫用于漂白。使用了二氧化硫或亚硫酸盐的食品必须在配料表中标明,对用量也有严格要求。


这些硫化物中的四价硫具有还原性和漂白性。它的还原能力可抑制细菌、霉菌或食物本身所含氧化酶的活性,以免食物被氧化变质或发褐。果蔬、果蔬汁、果脯蜜饯、葡萄酒等食物都经常用这种方式延长保质期。而漂白能力则体现在它能与有色物质结合,让食物变白。白砂糖、米粉、银耳、纸巾经二氧化硫处理后会显得更白净。


然而,一些不法商家为了让原本不太新鲜的食物显得格外鲜亮,过度使用二氧化硫,就会导致残留过多,超出人体的代谢能力,危害健康。


蛋白酶为什么不会分解彼此?




图源:Pixabay



蛋白酶是一大类专门分解蛋白质的酶,例如帮助我们消化食物的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然而,这些酶本身也是蛋白质,怎么没把彼此分解了?


蛋白质是由各种氨基酸组成的,一个个氨基酸通过形成肽键连接成多肽链,然后由一条或多条多肽链盘曲折叠成蛋白质。只有维持一定的空间结构,蛋白质才能发挥特定功能,酶也是如此。




蛋白酶的结构 | 图源:Wikimedia Commons



蛋白酶作为“有原则”的生物催化剂并不会逮住任意蛋白质就大卸八块,它们只会在特定条件(适宜的pH值、温度等等)下,挑蛋白质的特定肽键切割。而且它们各有自己的切割风格,有的专从肽链内部开切,有的则喜欢从肽链两端切起。


以胃蛋白酶为例,它们在不工作时以酶原的形式存在,只有在被胃酸激活后,才会活力满满地去切蛋白质。胃蛋白酶切割的位点比较广,在不同pH值下会表现出不同的特异性,通常偏爱疏水氨基酸上的肽键。很多蛋白质都有这些位点,胃蛋白酶自己也有,但由于蛋白质是有空间结构的,如果这些位点被藏在内部,蛋白酶就够不到了,这也是为什么胃蛋白酶不会轻易被同类分解。而被我们吃掉的那些蛋白质承受不了胃酸,变性过后,把弱点暴露出来,就被胃蛋白酶给拆了。


同样地,如果一种蛋白酶因为环境变化暴露出自己的弱点,那么也可能被自己的同类或是其他蛋白酶分解。



烤肉为什么这么香?香气的成分是什么?





图源:Pixabay



一大块生肉摆在你面前,你肯定毫无食欲,但烤熟之后,必然“真香”。


这得感谢我们的祖先学会了用火,让食物得以在加热的催化下,发生各种美妙的化学反应,生成丰富的风味物质。而烤肉的诱人香气主要来源于美拉德反应、脂质氧化和硫胺素的降解。


著名的美拉德反应还是烤面包、红烧肉等诸多食物的美味秘诀。在加热条件下,蛋白质或氨基酸与还原糖类(葡萄糖、果糖等)反应生成一系列物质,包括让食物呈现褐色的黑素,以及香味物质。


研究人员从牛肉、猪肉和鸡肉烤制后的香气中分析出了大量含硫化合物(二甲基二硫、二甲基三硫及硫醇、噻吩等)和含氧、氮的杂环化合物(呋喃、吡咯等)。烤鸭的香气也被分离出了多达90种化合物,种类涵盖醛类、烃类、酮类、醇类、酯类、酚类、杂环等等。其中“肉香”的关键在于含硫化合物。


除了来自肉自身成分(蛋白质、脂类等)的化学反应,各种调味料和香料也是烤肉香气的重要来源。


热量加速了这些香气成分,尤其是挥发性物质的分子运动,让它们在空气中扩散开来,大老远就钻到你的鼻子里。


所以闻到烤肉香,就算间接“吃”到肉,其他气味同理。



超声检查涂的凝胶是什么?




图源:Wikimedia Commons



做超声检查的医护人员在用探头接触体检者之前,总会先涂抹一层透明凝胶。你可能以为它是润滑剂,但这只是它的次要作用。


这种凝胶的正式名称是超声耦合剂,它的主要用途正如它的名字,是用来“耦合”的媒介。超声检查用人耳听不到的超声波(频率大于20千赫)扫描人体,并把回声信号转换成体内的图像信息。B超呈现的是不同亮度(Brightness)的黑白图像,而彩超则是在此基础上以彩色呈现组织的血流情况。




超声图像显示的早期胎儿 | 图源:Wikimeidia Commons



然而作为机械波,声波的传播会受介质变化影响。虽然超声设备的探头挨着皮肤,但干接触难免隔着空气。由于空气和人体这两种完全不同的介质声阻抗相差大,声波在二者的界面上会被大量反射,在进入人体前已经损失很多声能。




超声检查的线阵探头 | 图源:Wikipedia



为了让声波顺利抵达体内,就需要一种能够挤掉空气,并且声阻抗和人体差不多的媒介,这就是超声耦合剂充当的角色。凝胶态的物质能充分填充探头和皮肤间的空隙,和人体相似的声阻抗减少了声能损失。做妇科B超检查时憋尿也是类似的原理。


除了要满足这些物理特性,直接接触人体的超声耦合剂还得足够舒适、安全。早期超声耦合剂使用矿物油、植物油等成分,有的刺激皮肤,有的难清理,还有的声学特性不够理想,于是逐渐被淘汰。


如今的超声耦合剂主要是卡波姆树脂等高分子材料,还会添加润滑剂(如甘油)、保湿稳定剂(如丙二醇),以及抗菌成分(如植物提取物)等等,就当给皮肤敷了个“面膜”。



电池为什么会爆炸?




图源:Wikipedia



电动自行车、汽车和手机电池都曾出现过自燃或爆炸事故,它们使用的都是技术成熟且已经普及的锂离子电池。正常使用时,锂离子电池是相当安全的。但没有任何东西是绝对安全的,各种因素都可能导致意外发生。


锂离子电池内部一直在随着充放电稳定地发生电化学反应,锂离子在正负极间规律循环。一旦这种稳定被打破,电池就可能变成不定时炸弹。


适宜锂离子电池化学反应的温度范围比较窄,损耗的化学能和电能会转化成多余的热量。如果在没有保护机制的情况下过量充电、内/外电路发生短路,或外界温度过高,都可能导致热失控,引发自燃。如果电池内部压力积聚过大,又没有泄压阀,还可能发生爆炸。


电池热失控的反应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固体电解质的界面膜分解,电极与电解质反应,产生热量。接着隔膜坍塌,内部短路,电能转化成热能。最后正负极直接发生剧烈的氧化还原反应,释放大量的热。


为了让电池更便携,它们被制造得越来越小,电容量越来越大,这意味电池能量密度变大,也增加了安全隐患。不过,合格的电池都会有相应的保护机制,这也是研发人员在努力的方向。而使用者则需要警惕电池质量不达标、电池或充电设备老化以及拆装不当等问题。



如何分离糖和盐?




图源:Pixabay



小手一抖,不小心把糖(蔗糖)和盐(氯化钠)混在一块儿了该怎么办?


就让我们吃饱了撑着研究研究把糖和盐拆散的N种方法:


1. 愚公移山法:糖和盐的结晶形态不同,在放大镜下一颗颗挑出来就行了,是不是很简单?




蔗糖颗粒和氯化钠颗粒 | 图源:见水印



2. 过筛法:糖和盐的颗粒大小不同,白砂糖通常比精制盐颗粒大。搞个筛子,把小颗粒筛掉,留下大颗粒,前提是你能找到尺寸这么精确的筛子。


3. 风选法:氯化钠的密度大于蔗糖,且颗粒形态存在差异,用风选机控制好风力,氯化钠和蔗糖颗粒跑出的距离不同。


4. 溶解法:糖和盐在水里都极易溶,我们需要找另一种溶剂只让一种溶,另一种不溶或难溶,这样就能把不溶的过滤出来。糖在一些有机溶剂如无水乙醇中的溶解度大于盐(蔗糖0.6 g/100 ml ,氯化钠0.05g/100ml),虽然都很低,但相比之下,可以近似认为盐不溶。


你可能还会想到利用熔点不同,直接加热固体,让氯化钠熔化需要801℃,让蔗糖熔化只需要186℃,然而问题是蔗糖在化了的同时已经不再是蔗糖,而是变成了焦糖。


上述方法显然都不完美,要是能用上精密的实验仪器,你还可以根据它们的分子大小不同,设计半透膜,溶解后进行透析;或利用某些物质对它们的吸附性不同,进行层析(色谱法)。


听起来都太麻烦了?


那不如就让它们一起下锅做成咸甜口味的菜肴,在我们身体里被分别吸收吧!正常的话,尿液里应该只有盐,没有糖,盐还可以回收利用。


如果你有更巧妙的方法,欢迎在留言区分享。


来源:把科学带回家

免责声明: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我们对文中观点持中立态度,本文仅供参考、交流。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和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