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达屋 > 社会 > 正文

​唐赛儿(唐赛儿吴倩)

2024-01-18 01:56 来源:旺达屋 点击:

唐赛儿(唐赛儿吴倩)

《唐赛儿》历史评价与正史事迹,《唐赛儿》人物故事小传

《唐赛儿》历史评价与正史事迹,《唐赛儿》人物故事小传

唐赛儿,生卒年不详,蒲台(今山东滨县东南蒲台)人,美姿容,粗识文字。18岁时,嫁与本县青年林三为妻。婚后不几年,林三就因为连年灾荒,交不上租税,被官府打成重伤而死。赛儿立志为夫报仇,她削发为尼,自称“佛母”,以白莲教组织群众,进行革命活动。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山东益都、蒲台等地灾荒严重,广大农民在唐赛儿的领导下“以红白旗为号”,发动起义。队伍很快发展到数万人,屡败明正规军队,杀明大将高凤、刘忠。后因众寡不敌,起义失败,唐赛儿自首后被判凌迟处死,后被营救。

唐赛儿不但是我国历史上妇女界的杰出人物,也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杰出的农民起义女领袖。

〔正 史〕

二月乙酉,蒲台①妖妇唐赛儿作乱,安远侯柳升帅师讨之。三月辛巳,贼败于卸石栅寨,都指挥刘忠战没②,赛儿逸去。

《明史·本纪第七·成祖三》

山东唐赛儿反,事平,浮 ③胁从 ④者三千余人至。原吉请于帝,悉原之。

《明史卷一四九·列传第三七·夏原吉传》

十八年,蒲台妖妇唐赛儿反。命升与都指挥刘忠将京军往剿,围其寨。升自以大将,意轻贼。贼乞降,信之。夜为所袭,忠中流矢 ⑤死,赛儿遁 ⑥去。

《明史卷一五四·列传第四二·柳升传》

山东妖妇唐赛儿作乱,三司官坐纵寇诛 ⑦,擢 ⑧民左参政。当是时索赛儿急,尽逮山东、北京尼及天下出家妇女,先后几万人。民力为矜宥 ⑨,人情始安。

《明史卷一五八·列传第四六·段民传》

永乐十八年二月,蒲台妖妇林三妻唐赛儿作乱。自言得石函中宝书神剑,役鬼神,剪纸作人马相战斗。徒众数千,据益都卸石栅寨。指挥高凤败殁,势遂炽 ⑩。其党董彦杲等攻下莒 (11)、即墨,围安丘。总兵官安远侯柳升帅都指挥刘忠围赛儿寨。赛儿夜劫官军。军乱,忠战死,赛儿遁去。……贼遂平。而赛儿卒不获。

《明史卷一七五·列传第六三·卫青传》

[注 释]

①蒲台:县名,隋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置。治所在今山东滨县东南蒲台。②没:即“殁”,死。③浮:通“俘”,抓获。④胁从:被迫相从者。⑤流矢:指流箭或流弹。⑥遁:逃跑。⑦坐纵寇诛:因纵寇连坐被诛杀。⑧擢:提拔。⑨矜宥:同情,宽容。⑩炽:烈。气势旺盛。(11)莒:即莒州。金大定二十四年(公元1184年)改城阳州置,治所在莒县(今山东莒县)。明初省县入州。公元1913年废州为县。

[相关史料]

唐赛儿,山东蒲台县民林山妻也。少好佛,自称佛母。山死,祭墓归,得石匣山僻 ①,发 ②之,有妖书及宝将 ③一,因削发为尼,以其术诱里闬 ④,随所须,皆可致。又诡言能知前生后化,剪纸为人马,立起战阃 ⑤。永乐中,往来益都、安州、莒州、即墨、寿光诸处,于是莒人董彦杲等各率众从之。以红白旗为号,兵数千,据益都卸石棚寨。青州卫指挥高凤以官兵蹴之,败散。上勅安远侯柳升出讨,伪降,夜袭杀都指挥刘忠。升分兵追捕,获贼党刘俊等及男妇百余人,赛儿遁去。时贼党宾鸿等攻安丘急,都指挥卫青别备倭海上,便宜移救安丘,斩贼共六千余人,贼平。诏以升逗遛 ⑥,且忌,下狱论罪。而赛儿终不可获,上令法司尽勾山东、北直尼僧诣京师诘问,先后几万人,妇女事佛者为一大厄。既而捕得之,临刑,刀不能入,不得已桎梏狱中,发卒卫之。未几,伺马忽解脱去,不知所终。时坐失赛儿伏法者甚众。

论曰:问赛儿将欲何为?

《罪惟录卷三一·叛逆列传之唐赛儿传》

成祖永乐十八年三月,山东蒲台县妖妇唐赛儿作乱。赛儿,县民林三妻,少好佛诵经,自称“佛母”,诡言能知前后成败事,又云能剪纸为人马相战阃。往来益都、诸城、安州、莒州、即墨、寿光诸州县,煽诱愚民。于是奸人董彦杲等各率众从之,拥众五百余人,据益都卸石棚寨为出没。青州卫指挥高凤领兵捕之,贼夜乘间击官兵溃败,凤等皆陷。都、布、按三司以闻,遣人驰驿 ⑦招抚之。直隶沂州卫亦奏:“莒州贼董彦杲等聚众二千余人,以红白旗为号,大行劫杀。莒州千户孙恭等往招抚,不服,杀其从者,势甚猖獗。”上敕安远侯柳升分兵剿之。柳升兵至益都,围贼子卸石棚寨。贼遣人乞降。诈云:“寨中食尽,且无水。”升以东门旧有汲道,即往据 ⑧之。夜二鼓,贼袭官军营,都指挥刘忠力战死。黎明,柳升始觉,分兵追捕,获贼党刘俊等男妇百余人,而赛儿等竟遁。时贼党宾鸿等攻安丘,知县张玙、县丞马撝集民夫八百余人以死拒战。贼不能攻,复帅莒州、即墨之众,合万余人,并力攻之,声音 ⑨屠城。于是 ⑩都指挥卫青备倭海上,闻安丘围,急率千骑昼夜兼行,奋击败之。贼收余众再战,城中人亦鼓噪 (11)出击,宾鸿遁去。杀贼二千余人,生擒四十余人,皆斩之。时城中已不支,使青至稍迟,即陷贼矣。既而柳升至,青迎谒。升怒其专制,捽出之,青不为屈。是日,鳌山卫指挥王贵亦以兵一百五十人击败贼众于诸城,尽杀之,山东悉平。行在刑部尚书 (12)吴中等劾奏:“柳升奉命征剿,不即就道。敕谕以‘贼凭高无水,且乏资粮,尝坐困之,勿图近功’。升贼临境不设备,至贼夜斫营杀伤军士。时都指挥刘忠与升夹攻,忠身先军士,几破贼垒。升忌其成功,更不救援,致忠力尽而毙,贼遂得乘间遁去,升遣指挥马贵等追之,所过骚扰,升亦不问。及备倭都指挥卫青闻贼围安丘,急躬率所部昼夜兼行,遂败贼众。后三日升始至,反忌青功,故行摧击。人臣不忠,莫此为甚,请治其罪。”上曰:“朕每命将遣师,必丁宁 (13)告戒,俾图万全。今升方命失机,媢 (14)功忌能,罪不可宥 (15)。”遂下升于狱。上以唐赛儿久不获,虑削发为尼或混处女道士中。遂命法司:凡北京、山东境内尼及道姑,逮至京诘之。

七月,以段民为山东左参政 (16)。是时,大索唐赛儿甚急,尽逮山东、北京尼。既又尽逮天下出家妇女,先后几万人。段民抚定绥辑 (17),曲为解释,人情始安。初,唐赛儿夫死,赛儿祭墓,回经山麓,见石鏬露石匣角,发之,得妖书、宝剑,遂通晓诸术。剑亦神物,惟赛儿能用之。因削发为尼,以其教施里闬间悉验,细民翕然从之。欲衣食财物,随所须以术运致。初亦无大志。乃妖徒转盛,至数万,官捕之急,赛儿遂反,杀伤军兵甚众。三司 (18)皆以不早发系狱。既而捕得之,将伏法,怡然不惧。裸而缚之,临刑刃不能入,不能已,复下狱。三木被体,铁钮系足,俄皆自解脱,竟遁去,不知所终。三司郡县将校等官,皆以失寇伏诛。

谷应泰曰:自古盗贼之起也,莫不好为妖瞀惑乱,……然则赛儿妖术果安在耶?是皆不可知。而独是柳升以通侯之尊,授钺 (19)出师,驿骚 (20)供亿,逍遥河上,乃更切责卫青,忌嫉有功。假令大敌在前,将校不和,王师可一战而溃也。虽然,成祖之用兵也,南定金陵,北征沙漠,地拓三佬,威行万里,而赛儿以一愚妇人踯躅 (21)其间,乃欲结 *** 之军,乘夫人之城,譬之薄石击柱,多见其不知量矣。然而予以赛儿之乱,则黩武之所致也。秦风尚首功,而小戎亦谈车战。河北盛藩镇,而女子亦通剑器。牝鸡之晨,或亦怒蛙之式乎!至于赛儿遁去,而燕、齐诸尼,并天下奉佛妇女,逮者几万人。犹之石闵戮羯部,多髯 (22)高鼻者并诛,袁绍斩宦官,面不生须者亦杀。玉石俱焚,势固然也。尤可异者,赛儿踪迹杳不可问,岂军中张燕,群号乱飞,河上孙恩,相传水化。妖耶?人耶?吾弗知之矣。

《明史纪事本末·卷二三·平山东盗》

〔注 释〕

①僻:偏僻处。②发:打开。③宝将:宝剑。④里闬:里巷。⑤阃:借指军务。⑥逗遛:亦作“逗留”,延误,耽误。唐李德裕《代彦佐与泽潞三军书》:“卢从史首鼠两端,贪狠成性,包隐奸慝,逗留兵机。”⑦驰驿:驾乘驿马疾行。《魏书·邢峦传》:“司徒崔浩对曰:‘颖卧疾在家。’世祖遣太医驰驿就疗。”⑧据:占据,占领。⑨声音:指说话的声气和口音,此有声言、声称之义。⑩于是:这时候。(11)鼓噪:喊。(12)行在刑部尚书:指明代北京所设刑部的长官。明永乐7年(公元1409年)起,成祖长期离京师(今南京)赴北京经营迁都及北征诸事项,于北京分置诸司衙门,均加“行在”二字,称行在某部等。(13)丁宁:即“叮咛。”(14)媢(mao):嫉妒。(15)宥:宽容,饶恕。(16)左参政:官名,明朝各布政使司置参政职,分左、右,掌分守各道,及派管粮储、屯田、驿传等事。(17)绥辑:安抚集聚。《明史·郭英传》:“在镇绥辑流亡,申明约束,境内大治。”(18)三司:官署名合称。唐朝为御史台、中书省、门下省合称,明代为各地都指挥使司、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合称。(19)授钺:古代大将出征,君主授以斧钺,表示授以兵权。(20)驿骚:扰动,骚乱。驿,通“绎”。(21)踯躅(zhi zhu):徘徊不进貌。(22)髯(ran):胡须。

白莲教女首领唐赛儿生平做了哪些贡献?

白莲教的女首领唐赛儿一生,为穷苦老百姓讨回了公道,也给明朝统治者一个警醒,告诉了他们要善待百姓,否则还会有无数个“唐赛儿”产生。唐赛儿是巾帼英雄,生长于明朝初期;按照常理来看,刚刚建立的国家,百姓会迎来一段安定的时期。

唐赛儿是一介女流,可她从小就开始习武,也正因为如此,才有了后来的事迹。如果唐赛儿家庭和睦、幸福,我想她就会是一个相夫教子的普通女人,可惜时代没有给她这个机会,将她逼上了另外一条道路。

一、唐赛儿替穷苦百姓出头

唐赛儿是山东人,她所在地方,常年经受战乱,外加沉重的徭役赋税,使得当地百姓生活十分艰苦。明朝建立之后,给当地带来了短暂的安定;随着靖难之役的出现,她的家乡再次深陷战火,家人也在战火中丧生。

父亲和丈夫的离去,对唐赛儿有着很大的影响。孑然一身的她,被现实逼到了绝境。面对这样一个情况,唐赛儿选择揭竿而起,惩治当地的恶霸劣绅,以及贪官污吏。唐赛儿的做法,深得当地百姓的喜欢,这些恶霸被杀,百姓们纷纷拍手称快。

二、震慑了明朝统治者,告诉他们百姓不好欺负

对于刚刚建立的大明王朝,唐赛儿的起义鼓舞了很多受欺压的人,在山东这片土地上,众多农民纷纷揭竿而起,反对自己所遭遇的不公。可惜他们的起义,并没有取得多大成就,就被全部镇压。

唐赛儿起义虽然失败,可她并没有被擒,最后就连她的下落,也成为了一个谜团。她用自己的行为,告诉了明朝统治者,底层百姓并不好欺负,如果不能友善对待,就会威胁到朝廷统治和安全。

这样一位有勇有谋的女中豪杰,生在了明初年代;如果放在明朝末年,或许会取得很大成就。

明朝女首领唐赛儿,她最后的结局怎样?

提起中国古代的巾帼英雄,想必大家都会想到花木兰、穆桂英等牛人。其实在明朝,也出现过一位巾帼英雄,她的名字叫唐赛儿。

唐赛儿是山东蒲台人,即现代的山东滨州浦城人,因为家里穷,十多岁就嫁给了林三为妻。

唐赛儿的一生是悲惨的,一家人先后死于非命。

当时的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山东成了主战场。战争致使当地百姓流离失所,生活艰难。朱棣登基后,又开始在北京修建皇宫;同时,为了方便将南方的粮食运往京城,又开始疏通大运河。大型工程,自然需要大量征调民夫,山东及周边的壮劳力就被大量征用。

她的父亲因为修浚运河,开凿汇通河而被征调去服劳役,当时“徭役不休,征敛不息”,唐赛儿的母亲后来病死了。

唐赛儿的丈夫林三冲入官府中讨要义仓的粮食,却被官兵无情地杀害了。

唐赛儿一家都因明王朝的横征暴敛而死,唐赛儿悲愤之下,决定“报复”——于是她率众起义。

为了争得百姓支持,唐赛儿编造了偶得“石函中宝书神剑”的故事。并且说她在研习后,修炼成了可以“役鬼神,剪纸作人马相战斗”的法术。在得到一些信徒后,唐赛儿以“白莲教”为名,于是永乐十八年(1420年)在益都卸石棚寨(今青州市境内),聚集了数千民众发动了起义。

她为人大气,且足智多谋,因此,义军打响革命的号角后,队伍迅速扩大到数万人。之后,唐赛儿自称为“佛母”,并宣扬自己可以预知未来,洞察过去。无数群众拜倒于唐赛儿的旗下。

农民军很快占领了数座州县城,他们“毁官府,烧仓库”,积极打击守卫的各处明军。朱棣听闻消息之后,立刻任命安远候柳升和都指挥刘忠为正副总兵,率军平叛。官军很快包围了赛儿寨。唐赛儿很聪明,使用诈降,夜袭了毫无防备的官军。明军副统帅刘忠战死,唐赛儿趁机突围逃遁。柳升到了天亮才得知了消息,悔之晚矣。

之后,无奈之下,朱棣又改对唐赛儿采取招安。然而,当朝廷的使者来到义军大本营时,唐赛儿二话不说,直接把使者杀了,誓与朝廷斗争到底。

招安不成,朝廷又急调5000官兵前来围剿,结果官军遭到义军的突然袭击,官军大败,死伤无数。唐赛儿率领义军余部安全转移。

然而,后来随着朝廷不断的调集官兵聚集,势单力孤的义军节节败退,最终,只持续了2个多月的唐赛儿起义以失败告终。

义军虽然失败了,但义军领袖唐赛儿却“失踪”了。

正是因为唐赛儿失踪,关于唐赛儿结局的传说也就众说纷纭了。

一是死于非命。

第一种说法:相传明军以教众的性命威胁,唐赛儿为了避免更多无辜的人被牵连遭遇屠戮,主动向官军自首,

士卒抓到了唐赛儿之后,见她长得漂亮,淫性大发,“奸达三日”而使得唐赛儿死亡。事后,士卒为了“避责”,将唐赛儿的尸体抛入荒涧,并对外宣称一直没有抓到过唐赛儿。

第二种说法:说是官兵抓到唐赛儿后,赤裸裸地捆着唐赛儿,又被骑上木驴,游街押赴刑场,结果刀斧手生生割了两三千刀,才断气。可以说是最惨的结局。

二是幸侥存活。

相传,唐赛儿兵败后官军搜埔无果,怀疑她隐藏在尼姑或女道士中,于是逮捕了北京、山东等地尼姑女道士多人,送京都审问,但终未能抓唐赛儿。

有的说她飞升成仙了,有说她出家当尼姑了,也有的说她跑到大草原成了一个部落首领……总之,这个女中豪杰已经无所踪迹,人不知其所在了。

唐赛儿此后就像人间蒸发了一样湮没于民间,而民间关于她的不少传说也一直流传到了今天。

当然,根据各种史料来推测,唐赛儿的结局并不乐观,最大的可能是死于了乱军之中,因为遗体无法辨识,从而诞生了千古之谜团。

明初唐赛儿起义简介

明初唐赛儿领导的农民起义发生于永乐十八年(1420)。起义中心在山东益都一带。唐赛儿(生卒年不详)为山东蒲台人林三之妻,略识文字。丈夫死后, 在扫墓归途偶得一石匣,内藏有宝剑兵书。经日夜学习,通晓诸术,遂削发为尼,自称佛母,宣称能知生前死后成败事;又能剪纸人纸马互相争斗;如需衣食财货等 物,用法术即可得。传教于山东蒲台、益都、诸城、安丘、莒州、即墨、寿光等州县之间,贫苦农民争先信奉。  永乐年间,明朝为营建北京、 修治会通河、北征蒙古,耗资巨大。山东是负担最重的地区之一,加之连年水旱,农民以树皮,草根为食,卖妻鬻子,老幼流移,无以为生。唐赛儿于十八年二月与 刘信、宾鸿、董彦等率数百人起义,占据益都的卸石棚寨,迅速发展至数万人。明青州卫指挥高凤领兵镇压,被打死。明成祖以安远侯柳升为总兵官,派都指 挥佥事刘忠佐之,率京营五千人星夜驰赴山东,围卸石棚寨。唐赛儿遣人诡降,言寨中食尽水缺,谋从汲道撤逃。柳升信以为真,统重兵防守汲道。起义军乘夜突 围,杀死刘忠,转战安丘、诸城等地。但终因官军众多,又遭山东都指挥、鳌山卫指挥同知王真的突然偷袭,于三月失败。朱明廷为搜捕唐赛儿,竟逮捕了山 东、北京等地的数万名出家妇女,而唐赛儿等人还是安然逃走,不知所终。当地人民为了纪念她,称卸石棚寨为唐赛寨。

在兵败后,白莲教女首领唐赛儿最后的结局如何?

兵败之后唐赛儿以尼姑的身份掩护自己逃走,之后隐姓埋名生活在民间。唐赛儿自幼跟随父亲学武,十几岁便已经武艺高强,当时正值明朝政权更替,朱元璋去世不久,朱棣便发兵讨伐朱允文,并制造了靖难之役,为了维持战争消耗,朱棣向民间大肆征收粮食,恰赶上当时连年发生干旱,颗粒无收,百姓们为了填饱肚子啃树皮,吃观音土,唐赛儿便是在这种情况下先后失去父母和丈夫。

唐赛儿虽然是女流之辈,但她自幼练武,胆大心细,性格里有一股义气,反复思量之后她决定率众起义,很快她在当地召集了一批兵马占领了山高路险的卸石棚寨,平日里囤积粮草,演练兵法战术。不久唐赛儿带兵攻下青州,将青州的军事器械和粮草搬回了山寨,初次打仗便告捷,这给了唐赛儿非常大信心。 

朱棣派柳升为总兵管,率军征讨唐赛儿等人,唐赛儿深知柳升狂妄自大,派人诈降,打的柳升等人仓皇逃窜,唐赛儿趁机率众突围,但柳升毕竟是身经百战的将军,经过一阵慌乱之后立刻整顿兵马包围了山寨,不过唐赛儿早已经逃了出来,虽然唐赛儿等人逃了出来,但军队元气大伤。 

唐赛儿的逃脱让朱棣非常震惊,他立刻派兵追查唐赛儿等人的下落,在探听到唐赛儿隐身到尼姑庙之后,立刻大力排查全国所有尼姑庙内的,但可惜仍然没有找到唐赛儿的下落。后来根据蛛丝马迹推断,唐赛儿在逃走之后隐居在山区生活了很长时间,之后一直隐姓埋名,虽然唐赛儿也很不甘心,但随着朱棣皇权的稳固,唐赛儿不得不熄了造反的心思,静静在山村度过了一生。

明朝女首领唐赛儿起义失败后下场有多惨呢?

下场挺惨的,根据九朝野记中的记载,明初农民起义女首领唐赛儿在起义失败后,“……裸而缚之,诣市临刑。”,可见被俘后是比较惨的,但最后又“……竟遁去,不知所终。”,从此失去音讯。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明初起义军女首领唐赛儿的故事。

其一:明初爆发农民起义的原因。

明朝在建立初期,山东地区接连遭遇灾荒,接二连三的天灾给当地百姓造成严重的生活困难。

无漏偏逢连阴雨,天灾已经让百姓们苦不堪言,可就在这时,随着朱元璋的去世,燕王朱棣不甘心失去往日的地位,发动了所谓的“靖难之役”,而山东的地理位置恰好处于战场前线,天灾加上兵灾,山东百姓就更苦了。

靖难之役还不容易打完,但山东地区的百姓并没有因此得到喘息。原来,朱棣在当上皇帝后决定迁都北京,迁都、修建宫殿,再加上为了运输粮草到北京疏浚运河,一系列的大工程,需要征集大量的劳工。

山东正好在南京到北京的路上,山东的百姓服徭役又远比其他不相干地区繁重的多,天灾人祸,让山东百姓面临着生存的压力,最后实在难以生存的百姓揭竿而起,爆发了明朝初年的农民起义。

其二:唐赛儿作为女流之辈发动起义的原因。

唐赛儿是当时的山东人,他们一家也和其他人家一样,徭役繁重,她父亲就被抓去服劳役,在生存线上挣扎。

紧接着,唐赛儿的丈夫也被当地官府逼杀,母亲身染重病去世,父亲也在悲愤中死去。

亲人们接连离她而去,让唐赛儿下定决心反抗朝廷。她积极联络各方,筹划起义。

其三:唐赛儿起义失败后的遭遇和去向。

唐赛儿准备充分后带领百姓发动了起义,之后山东多个地区起来响应,唐赛儿还带领起义军两次打败前来镇压的明朝军队。

虽然永乐皇帝用民过度,但明初朝廷还是有很强的底子,永乐皇帝也是个大有为之君,他及时调整政策降低税负,并派遣大军前来镇压,农民起义军最终被镇压。

唐赛儿起义军被镇压后,关于唐赛儿的结局有争议,一种说法就是本文开头所说,被俘虏后受尽凌辱,之后却逃脱不知所踪;另一种说法是唐赛儿突围后就不知所踪,为此永乐帝还多次派人去搜寻,严查尼姑、道士,防止唐赛儿躲入其中。

不过,不管是哪种说法,都认为唐赛儿最后是不知所踪。

唐赛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