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达屋 > 杂谈 > 正文

​「长城人物」深明大义奇女子-三娘子

2024-11-02 09:55 来源:旺达屋 点击:

「长城人物」深明大义奇女子-三娘子

三娘子(1550~1613) ,生于明嘉靖二十九年,是蒙古瓦刺部哲恒阿哈之女。嫁给蒙古土默特部首领俺答汗做王妃,连续辅佐三代汗王执政。

茶马互市的故事

三娘子出嫁之时,正值明朝政府与蒙古各部落的关系极度紧张时期。明朝廷曾多次拒绝阿拉坦汗“通贡互市”的要求,对蒙汉边境实施贸易制裁。

俺答汗向明朝廷提出“通贡互市”的要求,除了政治原因外,还有生活的需要。北方少数民族生活在草原地区,气候寒冷干燥,饮食以奶食品和牛肉为主,长此以往会导致身体维生素C缺乏,还会产生一些不良症状,而茶叶能够缓解。所以牧民们希望有一个内地与边疆地区的商业贸易,交换茶叶等所需物品。

在历史上,茶马互市起源于唐、宋时期,是中国西部历史上汉藏民族间一种传统的以茶易马或以马换茶为中心内容的贸易往来。基于政治和生活的需要,从唐朝开始就出现了中原封建政府用金帛或茶盐同少数民族交易马匹的场所,叫“马市”、“互市”或叫“茶马互市”。自此以后的历朝历代,根据需要,都会开设“互市”。

明代的茶马贸易,在隆庆帝上台后,于隆庆五年与蒙古俺答议和,历史上称为“隆庆议和”。在长城沿线大同、宣府、张家口等地相继开设了11处马市,以便蒙汉两族进行合理贸易,准许使用卖马所得的银子购买茶叶、布匹等物品。

三娘子作为俺达汗的王妃,极力支持并促成“议和”达成,史料记载“佐俺答,主贡市”。之后,她也认真履行协议约定,维护来之不易的边境安宁。“互市”不仅满足了封建王朝对战马的需要,而且在维护中原边境地区的安全与稳定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茶马互市与八达岭

八达岭长城是军事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万里长城的精华和杰出代表,明代长城中最精华的地段。

在八达岭长城景区内,有一条特色旅游文化街,从滚天沟沟口一直延伸至关城广场,全长590米。古色古香的步行通道两侧是整齐划一的商店门面,当游客走进八达岭长城文化街后,可以感受到长城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深度融合。

在文化街两侧,一座座浮雕、壁雕造型逼真,将茶马互市的场景栩栩如生地展示在我们面前,展现出长城沿线的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

在雕像中,有百姓牵着马匹向远方张望;有百姓脸上露出开心的笑容与对面来往的车队打招呼;还有百姓是将自家的茶叶等商品摆放出来售卖;更有长相为胡商的商人卸下骆驼背上的货物休息。

这些雕塑充分展现出长城内外的汉蒙人民在和平的环境里,集中精力发展生产、进行互市的贸易交往的场景,也表达出两个民族之间的友好与融合。每日登城的游客多数会从此条街经过,文化街化身窗口,向来往游客讲述长城故事、展示长城文化。

人物评价

三娘子非常仰慕中原的风尚,经常亲自前往明朝边关宣化镇吴兊的军营中走动,关系非常融洽。万历十年(1582年),为了加强北京西北的长城军事设防,重新整修了八达岭关城,吴兊和他的同僚们为八达岭关城的西门题写了“北门锁钥”四个大字。

如今的八达岭关城的西门,仍然可以看到当年“北门锁钥”的四个大字,气势磅礴,壮伟恢弘,是八达岭长城标志性建筑的重要部分。

万历四年夏,江南才子徐渭途径北京西北的关沟,过八达岭长城时,有感而发,后写下了诗句《八达岭》:八达高坡百尺强,迳连大漠去荒荒。舆幢尽日山油碧,戍堡终年雾譔黄。道出了长城的雄伟壮观以及戍守长城的艰苦环境。

三娘子极力的维护封贡,认真履行“隆庆议和”达成的协议,严格约束部下的行为,积极致力于长城沿线的和平与安定,发展长城沿线互市贸易。她本人不仅得到了当地蒙古族人民的认可和拥戴,也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文字:北京延庆明代长城研究、北京长城历史与文化、中国长城志人物、网络

编辑:周密、冯宇欣

图片:陆军、网络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