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个以流行乐走进的世界的歌手-朱哲琴
中国第一个以流行乐走进的世界的歌手-朱哲琴
朱哲琴这个名字,对于大多数80后和90后来说可能比较陌生。二十年前,刚出道的她凭借着一首《一个真实的故事》红遍了大江南北,在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她是全球范围内被谈及最多的中国女歌手,2001年以后,她却迅速淡出人们的视野,2013年她带着《月初》这张专辑回归舞台,她的身上又多了许多的标签,制作人、艺术家、中国亲善大使。
专辑《月出》以中国少数民族音乐为基本素材,融合了朱哲琴对人生的哲学思考,通过挖掘中国多元民族音乐文化的精粹,深化加工创造,旨在突破国内外对中国民族音乐重制的局限和套路。在第14界“华语音乐传媒大奖”颁奖典礼上,《月出》喜获佳绩,摘得“最佳民族/新世纪/世界音乐专辑”大奖。
朱哲琴曾说过:“创作,是一种非常甜蜜和让人心动的劳作。有时,又是一条高远清苦,让人寝食不安,望不到边的孤途。所幸我们如此渴望和享受它。”《月出》的诞生恰巧印证了这段话,2009年,朱哲琴带领10人团队携专业器材,历时4个月走遍贵州、云南、内蒙、西藏、新疆5大民族地区,录制1000多首原声采样,并经过近5年时间精雕细琢,才打造出了这张重量级专辑。
在黔东南的山坡上,她听到了恋爱青年男女们在山间的歌吟,于是有了将诗经《月出》与情歌混搭融合的灵感;在西双版纳的居地,老人对旧日时光的回忆与乐器筚的结合,宛如醇香的美酒让人陶醉;在贵州田间,侗族百人合唱的喜悦道出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在西藏定日的萨锅乡,小村的‘洛谐’(一种弹唱歌舞艺术)彰显着古老的魅力。
作为歌者,朱哲琴无疑表现了对传统音乐的挚爱,在采样的过程中,她始终保持着民族音乐基因的尊重和严谨的态度,尽量回避当地的文工团、歌舞团,认真辨识几百年以来这些山寨、山村中老人口传心授的传统乐曲,深入这些村寨,去发现这些民间艺术扑面而来的美。
在她看来,不同的山水养育不同的气质。贵州有未经文明洗礼的、非常活生生的一种质感,像飞歌传递的野性、生猛,它的野性不是粗狂、豪放,那种野性里有像银那样闪亮的东西,它是亮而闪烁的,像一道光;西藏的感觉就是它的不变,拥有一种恒远的氛围,它最有魅力的恰恰是这种恒远与恒定;新疆则是一种很思辨的文化,永远是悲和乐的双面体,像它的四弦琴杜塔尔弹奏,旋律很忧伤,但节奏和音色却很妖娆、风情万种。
如何将传统音乐呈献给当代听众,是朱哲琴一直深思的问题。在专辑的制作过程中,她匠心独运将音乐的传统性和演绎方式的创新性结合,既强调音乐的根源性,也强调音乐的未来性。编曲过程中,用到了大量的古典乐器,同时与一群新锐年轻音乐人合作,让年轻的音乐人与地道的民族音乐传承人在一起发生“化学反应”。她认为:传统音乐只有进入当代,才有真实生长的土壤和生长的可能性。我们不能回避所处的现代环境,也不能回避我们处在这个边缘文化被挤压的时空,只用努力去保护、整理传统音乐,才能把它们带入当代与未来的时空。
生活中,朱哲琴更像一位跨界的游吟诗人,她喜欢自由,放任自己的脚步追随着内心的感觉而行走。2003年在担任凤凰卫视《走进非洲》的南线主持人期间、她频繁访问世界各地、参与伦敦、尼泊尔、香港等各种音乐发现之旅,2009年1月被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任命为中国亲善大使。在旅行和环游世界的过程中,她的背囊中装满了沉甸甸的故事和经历。她曾坦言,爬上山顶并不是为了让全世界看到我们,而是让我们看到整个世界。
近几年来,她一直致力于中国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工作。从2009年到2014年,她发起“世界听见”到“世界看见”项目,针对民族音乐和民族手工艺开展工作,一方面保护原汁原味的文化遗产,另一方面倡导“活的传承”,联合产业链各环节资源,实现传统文化的当代诠释与创新发展。
2009年,她积极推动壹基金四川羌绣帮扶计划,让那些山区的妇女知道,她们看似平常的手艺还可以绣出让世界关注的艺术品。在贵州采集民间音乐,她和团队深度挖掘苗绣民间技艺,将民间工艺创新制作为现代艺术品和生活用品。2013年,在米兰设计周上,她设计的“苗苗秀包”大放异彩,被世界所知晓。2014年在APEC峰会会场上,她团队设计的“戏石屏风”,更是向国内外宾客传递了东方造物的智慧。
在她看来,在世界经济大潮中,全球都在思考对文化的重视,正在快速发展的中国也必须抓住机会。中国的艺术品、生活方式、生活用品应该来源于我们的文化源头。我们不能只是做廉价的抄袭,而是要创造完全属于我们自己的生活艺术。
无论是歌者、行者还是艺术家,20多年的来,朱哲琴一直通过自己的努力将所见所闻得以融合创新,引发文化的共鸣。《黄孩子》、《阿姐鼓》成为一个时代的记忆;“看见”与“听见”更是当代音乐创作和当代民艺设计的典范,谈到近年来从“小我”到“大我”的转变,朱哲琴深有体悟:“每个人的身上都有唐僧的执着与信念、孙悟空的智慧和忠诚、猪八戒的好吃和好色以及沙和尚的勤奋与诚恳,每个事情的成就中都会有妖魔鬼怪和历尽艰辛,而无论怎样,要成为一个人,要成就一件事。因为生命过于短暂,她希望自己在“地球站”的行旅,能够值回一趟票价。
-
- 血战湘江绝命后卫师,幸存者中唯一幸存团长开国中将韩伟!
-
2025-02-16 07:31:45
-
- 7次逼停核电站,每年花5亿美元治理,小小的贻贝如何坑惨美国?
-
2025-02-16 07:29:30
-
- 太惨了!湖南一学生在学校被打,脑部破裂,到底什么仇什么怨!
-
2025-02-15 09:49:04
-
- “行将就木”-季隗是晋文公逃亡路上不可多得的贤妻
-
2025-02-15 09:46:49
-
- 5月7日起太原全面展开电动自行车上牌工作,权威攻略在这里!
-
2025-02-15 09:44:34
-
- 科学角度解释:舍利子究竟是什么?
-
2025-02-15 09:42:19
-
- 小说:她是现代女神医,重生回到七零年代,手握空间吃喝不愁
-
2025-02-15 09:40:04
-
- 巩俐主演的十大经典电影
-
2025-02-15 09:37:52
-
- 此中将杀害红军师长,建国后道歉回复十个字让他惭愧,成厅级干部
-
2025-02-15 09:35:34
-
- 制作人透露,《小欢喜》是《小别离》姊妹篇,收官的是《小舍得》
-
2025-02-15 09:33:19
-
- 远大前程:十三太保实力排名究竟如何?实力不详的瞎子、秦龙如何
-
2025-02-15 09:31:04
-
- 一组朱德元帅珍贵老照片:图1身骑白马,图7在开国大典上喜笑颜开
-
2025-02-15 09:28:50
-
- 柳树的简介
-
2025-02-14 11:44:41
-
- 巴黎公社的作用,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尝试,
-
2025-02-14 11:42:26
-
- 王菲与李亚鹏的离婚秘密,震撼全网!
-
2025-02-14 11:40:11
-
- 很多人都见过却不认识的石菖蒲,为什么受到追捧?遇到请移栽回去
-
2025-02-14 11:37:56
-
- 《灿灿顾我心》《高甜先生》《予你皇冠》《不知东方既白》
-
2025-02-14 11:35:41
-
- 中非暴君博卡萨:残暴无度好食人肉,荒唐至极取18岁中国姑娘为妃
-
2025-02-14 11:33:27
-
- 瞭望 · 回望军旅》任志民‖军人的发型就这么帅
-
2025-02-14 11:31:12
-
- 用这些方式,梦见一个人,说明他正在忘记你
-
2025-02-14 11:2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