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达屋 > 杂谈 > 正文

​卓别林代表作《摩登时代》,表演堪称经典,不愧是喜剧大师!

2025-01-08 07:40 来源:旺达屋 点击:

卓别林代表作《摩登时代》,表演堪称经典,不愧是喜剧大师!

卓别林代表作《摩登时代》,表演堪称经典,不愧是喜剧大师!

《摩登时代》是查理·卓别林导演并主演的经典喜剧,该片于1936年2月上映。

美国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时期,由卓别林饰演的拧螺丝工人日复一日重复机械般的作业,由此患上了精神病,在治愈后却被误认为是工人运动的头儿,随后被抓。在监狱中误食毒品,却由此打败了谋求造反的犯人并解救了警察,被释放后又踏上流浪的路途。

宝莲·高黛饰演的孤女孤苦伶仃,父母相继死去,两个妹妹去了少管所,一日在街上偷窃面包,在落跑途中撞见螺丝工。之后两人都被抓进警车,但随后他们逃跑,他们幻想美好的生活,但现实总是充满无奈。

影片开始呈现出的一派景象就是“摩登时代“的模样,工厂、流水线工人、资本家、机器,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机器对人的奴役、资本家对工人的压榨在此体现得淋漓尽致。发明”吃饭机器“看上去体现的是人对机器的进一步控制、对技术的进一步掌控,实则不然。相反,这是机器对人本能的掠夺,对人体的物化。资本家们急迫地想要研发出”取代人“”方便人“的机器,工人们行走在生存线上,挣扎以求得面包。卓别林饰演的螺丝工看到螺丝、纽扣之类的就萌生”拧“的欲望,此种黑色幽默则体现资本将工人变成”非人“的状态,以此来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

工业化时代,不断加快的生产线是资本对”人“的背叛与无视,工人们随时受到监视,甚至生理需求都必须随时间和生产发生改变,这个时代是机器操控的时代。工人的罢工在影片中着重了两次,他们上街游行被镇压以及工人返工的热切,体现了工人的艰难处境:他们要求得工作,而政府仅仅只是强制镇压罢了。

”失业“是影片的主色彩,是影片中工人的主色彩。这也成为影片男女主悲惨命运的源头。他们在失业与就业间迂回,在希望与失望中盘旋。女主失业的父亲以及他遭射杀,在强调失业带来得个人不幸、家庭不幸,而男主以及被迫偷窃商场得工友同样体现了失业带来得个人不幸。男女主在工作中屡遭打击,最后仍以失业结束,这也反应了当时社会环境以及经济萧条对底层人民种种限制。

用喜剧形式去讲述深刻的话题,我认为这是卓别林最具魅力的地方。尽管影片对资本、社会给予彻底的揭露与讽刺,但是仅仅只是叙述现状,将冷冰的现实展现出来,既是对当时人们不负责任的”抛弃“,也会降低电影的人文价值,对于后世来说同样缺乏接近性。

影片最后以两人朝着“充满希望的未来”作为结束,为整部黑白默片添上最为动人的人性光辉。男女主在他家草地上的遐想、破旧的木屋以及结局的”希望之光“,种种画面都体现了经济危机之下对底层人民的关怀,体现了”摩登“之上社会现实的反思。

卓别林留给人们的”希望之光“在总能到达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