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达屋 > 杂谈 > 正文

​老城厢大夫坊,即将消失的路名

2024-11-09 17:52 来源:旺达屋 点击:

老城厢大夫坊,即将消失的路名

在上海大东门里还有一条以“坊”为路名的街道 ——大夫坊,这个以坊为名的路在上海是独此一家,它的原名“中大夫坊”,沿用有五百多年了。 坊的意思是牌坊,原来在五百多年前这里有一个顾氏老宅,牌坊是顾氏的。就是这个老宅里出了三个大官,那么原来在五百多年前这里有一个顾氏老宅这牌坊是为谁而建的呢?

当初“大夫坊”是谁立的,“大夫”又是谁呢?,容我慢慢道来。大夫坊早前叫中大夫坊街 。《同治上海县志》说大夫坊是顾英建的,顾英(1434-1508年),祖籍青浦,出身于乡绅之家,明天顺三年(1459年),25岁的他中举后到外地做官,他任延安同知时,关心百姓疾苦,任广南知府 时,深入险境平乱,他因廉洁奉公,颇有政绩,后来被加授“中大夫”。顾英衣锦还乡后,在县城 顾家宅地附近立了一个“中大夫坊”牌坊,就在现在的大夫坊。

顾英这个名字也许我们比较陌生,但他的重孙顾从礼名气颇响,顾从礼官至太仆寺丞、光禄寺少卿 ,加四品服。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为抵御倭寇来犯,顾从礼提议筑城墙,他带头捐粟4000石(相当于顾从礼近16年的俸禄)建小南门城墙。顾从礼死后葬于今打浦路斜徐路。

如今这条在地图上找不到的路,也可能也会消失在旧城改造的运动中,以前是找不到,未来可能一点痕迹也不会留下了。

老城厢的马路有几百条,一般称之为“么么路”、“么么街”、“么么弄”,像大夫坊这种没“路” 、“街”、“弄”的路名,老城厢仅此三条:大夫坊、金家坊、乔家栅。

今天的大夫坊还在延续从前的市井生活,充满了烟火气,弄堂里的吆喝,车铃铛声,还有堂口的杂货店,街边搭出来的“空中楼阁”,电线上晾晒着的衣服随风摇曳,这里依然保留最上海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