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达屋 > 杂谈 > 正文

​象山黄埠村:古宅的雕刻岁月,建筑的艺术之美

2024-07-06 15:50 来源:旺达屋 点击:

象山黄埠村:古宅的雕刻岁月,建筑的艺术之美

从2012年开始,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先后评选公布了六批中国传统村落。

2022年10月26日,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公布,共计1352个村庄上榜,其中宁波市内4个村庄荣登榜单,分别是象山县的黄埠村、东溪村、儒雅洋村和镇海区的十七房村。

至此,宁波市内上榜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村庄共计32个,颖之已经全部游访。

象山县晓塘乡黄埠村,2022年12月11日,颖之游历至此。

黄埠村地处象山半岛之南端,双峰山和牛头山的两山夹峙之间,地势东高西低,东边的黄埠岭将两山相连,黄埠村地处三面环山的山谷之口。

东边的黄埠岭之东,就是著名的石浦渔港古镇,在步行为主的年代,黄埠村人到石浦必须翻山越岭,黄埠岭隧道打通,石浦疏港高速公路从村口穿过,出行终于方便快捷。

发源于东边黄埠岭的黄埠溪,穿村而过,往西流经晓塘乡入九龙港而入东海。

黄埠村民并不姓黄,姓潘。

黄埠,古名海棠花,在晓塘乡一带填海之前,村口即是海,名为河头港。

古时的人们在河头港横塘岸设津渡,名为:横埠。

两眼碶筑堤后,河头港被填海为田,横埠渡口废弃,因此将“横”字的“木”去掉,改称黄埠。

黄埠村的潘氏始祖名叫潘均耀,福建兴化府永福县水洋坑人,曾任福州守将。

颖之游访村中,发现村中关于潘氏到象山的时间有两种不同的说法。

一说是元代至治年间,即公元1321年-1324年期间,福建漳寇为患,福州城破,潘均耀携弟驾舟北上。

另一说则是在元明之交,即公元1367年、1368年之际,朱元璋军队攻破福州,潘均耀北上逃亡而来。

潘均耀驾舟至象山半边山海面遇狂风,船毁,兄弟二人流落至昌国后洋岸,后定居于鰲峰之麓,娶张氏逐渐成村,称为后岭村。

潘氏第四代潘文欢从后岭迁至黄埠,至今六百多年,渐成大村落。

到底是元代至治年间因避漳寇之乱而来,还是明初福州沦陷后避难而来?两个时间点之间相隔了四十多年,象山县晓塘乡潘氏,应该有一个统一的考证结论。

黄埠村内古宅众多,绝大多数老房已经改建为新居,因此现在的黄埠村,是传统古宅与现代新居相融合的大村落。

高柴门、三三堂、上新屋、三戒堂、下柴门、潘季房、小柴门等十余座潘氏大院落,还有潘氏宗祠、圆峰庙等,如果喜欢游访古村,黄埠村值得一行。

颖之游访黄埠古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村里的三戒堂和三三堂。

村北的三戒堂,四合院结构,共有前、中、后3个大厅,潘必金建于清乾隆二十一年,即公元1756,现在仍是村里保存最好的古建筑。

最早的主人潘必金,是当时的国学生,曾任按察知政,不信释道,因此留下了“戒僧、戒尼、戒道”的家训,因此称为三戒堂。

经历岁月沧桑的三戒堂,雕梁画栋,所刻人物、动物,匠心独运,雕刻之精致与唯美,令人叹为观止。

百鸟朝凤、凤采牡丹、龙凤呈祥、十藤结等主题雕刻,以及琳琅满目的浮雕人物、鸟兽、花草,古雅隽逸,情景交融,古人手工雕刻技艺之精湛,巧夺天工,令人惊叹不已。

特别是雕刻于梁栋之间的梅花鹿,大小36只,神态各异,生机勃勃,古宅之生命力,生生不息。

梅花鹿群雕刻中,最令人称奇的是正堂左右立柱上的梅花鹿,一公一母,左右对称,母鹿身旁还有小鹿,栩栩如生,颖之沉浸于古人的艺术魅力之中,流连不忍离去。

珍贵而难得的木雕珍品,要好好爱护啊!

时代变迁,古宅的命运同样经历波折。

人民公社时期,三戒堂内曾作为公社的食堂,现在依然能够看到那个年代的宣传画和标语,不同时代的烙印,刻画在了三戒堂。

现在的村民大多迁入城镇工作和生活,古宅内仅有几位老年人留守。

网友“任笑容”回忆说,小时候就住在这栋古宅内,四进三厅的大院子,13户人家,三十多个孩子,一起玩耍的岁月,好怀念啊!

三三堂,也是村里保存较好的古建筑之一,始建主人是潘必金的第三子生员潘其江,但是22岁时不幸病故,幼子夭亡,阴盛阳衰,其妻奚氏继续建宅,收养潘定榆为嗣,宅建成后取名为:乾房,寓意阳刚健康。

乾房大约建成于清乾隆年间的公元1795年,在三戒堂的基础上,再立三言:立德、立功、立言,故名三三堂。

门坊外侧上书三三堂,内侧书“吾爱庐”,寓意主人爱其家。

鹅卵石铺成的天井道地,称为“荷花地”。

院内凤凰、牡丹、石榴、梅兰竹菊等雕饰精美,也寓含着女主人的心志。

颖之游历至此,虽值寒冬,依然鲜花盛开。

古朴与绚烂,相得益彰。

建筑是世界的年鉴,

当歌曲和传说已经缄默,

而她还在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