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达屋 > 奇闻 > 正文

​cam-tl00是什么型号

2024-01-18 05:10 来源:旺达屋 点击:

cam-tl00是什么型号

《军武次位面》作者:捷联初制导

2022年3月31日,中国开始施行了新的士兵军衔制度,这其中军士军衔设三等七衔,义务兵军衔分为上等兵和列兵。

到了8月1日建军节的时候,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全面换装21式迷彩作训服,迷彩作训服采用的军衔领章从07式的平行四边形,换成了长方形,还用了迷彩底板。

不过,军衔的标志依然沿用了07式的设计,有比较关注轻武器的网友可能会有疑问,这军士军衔标志上交叉的双枪到底是什么枪呢?

军衔上的双枪

这个军衔标志上的双枪,其实不光出现在07式的军士军衔,在07式陆军胸标、07式军区、总部机关直属部队、中央警卫团、驻港澳部队等单位的臂章上,都有采用。

那么这个频繁出现在07式标志服饰上的双枪到底是什么型号的枪呢?这就得把细节放大来看。

从逻辑上分析,这种老式步枪必然是人民军队用过的,并具有一定代表性和知名度的,那么就可以从1927年八一南昌起义,有了人民军队之后的历史开始捋。

从枪的外形看,我们可以看出这应该是老式的栓动或者半自动步枪,这把枪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在枪托与机匣连接的地方,下面有一个小凸起,上面有一个明显的凹槽。

而且枪身呈流线型,下部没有突出的弹仓,准星座离枪管口比较近,前后缘均呈竖直状态,没有与枪管之间有圆滑的过渡。

根据逻辑,咱们可以先把日本的三零式、三八式、九九式步枪排除在外,虽然人民军队大范围使用过,但是毕竟是缴获的侵略者的枪,放到标志服饰上肯定不能被大家从情感上接受。

▲三八式步枪

由于这个原因,后来国民党当局根据缴获的三八式步枪,把6.5毫米口径改为7.92毫米的“改七九”自然也是不可能。

然后咱们再来看二战期间,咱们还用过哪些著名的步枪,对比看看到底是哪一种。

莫辛纳甘步枪,俗称“水连珠”,1937年到1941年,苏联根据《中苏互不侵犯条约》,向中国提供了5万支“水连珠”和1.2亿发步机枪弹,黄埔军校学生军正是靠苏联及时送来的几千支莫辛纳甘,保卫了早期的国民政府。

可以说莫辛纳甘跟中国的革命有一定渊源,当时八路军部队中也有一些“水连珠”步枪,数量虽然不是很多,但也是一种常见步枪。

它的典型特征是有一个跟扳机护圈前面融为一体的三角形弹仓,看枪托的话,手握部分的下面是没有那个小凸起的,所以,从外形对比来看,PASS。

汉阳造,是汉阳的湖北枪炮厂在1895年,仿制德国M1888式毛瑟步枪而来,定为“八八式步枪”,由于为防止炸膛,枪管外层有一圈保护罩,民间俗称老套筒。

汉阳造是中国统一生产的第一款步枪,堪称中国步枪的鼻祖,从军阀混战到抗战结束,汉阳造在中国一直是主力武器之一,在抗日期间装备数量第一,直到朝鲜战争都还有出现。

虽然比较落后,但是仍不失为一把结实可靠的步枪,不过看这外形,扳机护圈连着长长的弹仓,明显也不是。

除了最有名的“汉阳造”,中国在清末曾引进了一批毛瑟特地为中国研制的M1904步枪,先是将7.92毫米口径缩为了6.8毫米,后来又恢复成7.92毫米。

在国民革命军北伐期间,元年式步枪是除汉阳造外,仿制毛瑟步枪最广泛的,但到抗战时期因各兵工厂均已停止生产该步枪,除装备较差的部队外,已基本退出一线战斗序列。

但这款步枪从外形来看,准星座后缘有圆滑过渡,而且枪管下面长出一截通条,明显跟07式标志服饰上的步枪特征不符。

中正式步骑枪,是德国标准型M1924毛瑟步枪的仿制品,也是中国近代第一种制式步枪,最早在1935年由巩县兵工厂(兵工署第11厂)组织生产,以取代老套筒,生产了有大约60万支左右。

但是从外形上看,准星座后缘跟元年式一样有圆滑过渡,明显也跟07式标志服饰上的步枪特征不符。

再看看M1903春田步枪,它是春田兵工厂在毛瑟兵工厂的特许下研制的,旋转后拉式枪机仿自德国m1898,可以算是以毛瑟步枪为基础的变型枪。

抗日战争期间,根据援助法案大量的M1903步枪装备中国军队,在中国抗战时期以及解放战争时期广泛使用。

从外形上看,M1903不但准星座形状跟07式标志服饰上的步枪特征不符,枪托部分也不一样,所以还是得PASS。

在新中国成立前,大量出现在中国军队中,而且出镜率比较高的主要就这么几种,仔细对比的话外观基本都不符合。

而到了新中国成立后,大量装备的栓动步枪也就是53式步骑枪,仿制的是苏联的莫辛纳甘步枪,显然也跟07式标志服饰上的步枪特征不符。

至于后来装备的56式半自动步枪和63式自动步枪,那明显有弹仓和弹匣,就更不可能是了。

那么,这个双枪标志中的枪到底是什么呢?军武菌翻了老半天资料,也没有任何官方解答,倒是官方对16式的武警胸标上的交叉双枪原型给的解释是56式半自动步枪。

但关键是,16式武警胸标上的枪确实就跟56式半自动步枪一样啊!而07式解放军的标志符号上出现的双枪,压根儿就找不到原型。

所以,军武菌认为,解放军07式标志符号中双枪其实只是一个象形符号,而非具象化的某一款枪,你要是感觉这个离谱,不如你再看看解放军99式士官军衔上的交叉双枪。

这个交叉双枪应该是想画成56式半自动步枪,可是仔细看看这个刺刀的和枪托的位置关系,是不是总感觉有一个是反着画的?

所以说,对于这些抽象化的符号,咱们也没必要太较真,跟解放军的07式标志符号的写意相比,反倒是解放军一些单位自己搞的臂章之类的标志符号显的要更写实一些。

写实的标志符号

就先从让军迷如雷贯耳的侦察兵来说吧,他们的主要任务是深入敌后,侦察敌军事目标的位置,捕捉敌方俘虏,对战役发起前敌军动态的侦察,对敌军重要军事目标的侦察,必要时进行“斩首”任务等。

在我军未建立正式的特种部队前,侦察兵在一定程度上肩负着现代特种部队使命,像八十年代的两山轮战中,轮番上阵的各军侦察大队执行了近两万人次任务,毙伤敌人3000余人,捕俘124人。

▲两山轮战中的第1侦察大队成员,左起第2人手上的是79式冲锋枪,右边两人使用64式微声冲锋枪

早期的侦察兵标志就形成于八十年代末期,从标志组成部分来看,可以很清楚地看出来是由53式侦察兵匕首、64式微声冲锋枪、79式冲锋枪和62式望远镜组成,这些都是当时侦察兵常用的装备。

▲标志中的79式冲锋枪导气装置简直太写实

后来,有部分单位与时俱进,把之前常用的79式冲锋枪和64式冲锋枪换成了两把交叉的95式自动步枪,当然,这个95式的造型也是非常写实。

侦察兵的武器主要是枪,所以臂章上面的主要元素就是枪械,而有些单位装备的是大型武器装备,他们也是放到了标志符号上了。

像装甲兵这个兵种单位,就喜欢用浮雕化的坦克作为标志,早期用最具有代表性的59式坦克,后来有了96式坦克之后,五对轮就很快成了牛夫人,各种兵种标志符号就成96式坦克的天下。

▲装甲兵无线电手等级证章和陆军装甲兵学院校徽

▲装甲兵四会教练员证章

某空军地空导弹旅则直接把导弹发射车作为单位标志中的主要元素,画风也是相当写实,从载重底盘的四个轮子和梯形的工作舱,就能辨别出大概型号。

与此相似,以前的38集团军某防空旅也是直接把主要装备的形象放到了标志里,该旅是1987年组建的全军第一支弹炮混合的防空混成旅,从1990年开始陆续以红旗-7号代替红旗-61,所以当时把让人骄傲的先进装备放到标志上也是可以理解的。

刚才说的都是地上跑的,再说说天上飞的,上一代02式空勤特种工作服的飞行臂章,区分海、陆、空3个军种,以及歼击机、强击机和轰炸机、运输机、直升机4个机种,也是写实风。

具体哪个机种,在飞行臂章上的飞机形象就体现得很明白,战斗机飞行员用的是歼-10,轰炸机飞行员用的是轰-6,运输机飞行员用的是运-8,直升机飞行员用的是直-9,各军种的主要区别只是臂章底色和文字。

到海军这儿,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各舰艇舰徽,作为海军舰艇的标志,舰徽一般用于二级以上舰艇,通常置于舰艇会议室或指挥室。

其复制品可用于对外交往活动时的馈赠礼品,由舰艇主官赠送,并建立登记制度,舰艇退役后,舰徽会移交给新服役的同名舰使用。

咱们不少舰徽设计时就会把舰艇的具体形象放进去,无论是浮雕效果还是剪影效果,都能展现战舰的英姿。

抽象但有趣的标志符号

在曾经的总参谋部作战部标志上,五星军徽下有一个篆刻样式的虎纹,这就相当有典故了,了解古代历史的朋友可能会知道,这个虎纹其实就是古代用来调兵遣将的虎符。

虎符是古代传达君王诏令、征调军队等的凭证。虎符最早出现于东周,秦朝时得以完备,春秋战国时的虎符上面有篆书铭文,分左右两半,右半符通常为君王所持,左半符将帅所持。

调兵时,使臣将右半符与将帅的左半符相合,这两半符完全吻合,就叫做“符合”,再配以诏书、节等信物,才能调动军队。战事结束后,使臣将右半符送还给君王。

战国末期,长平之战后,赵国国都邯郸被秦所围,赵王向魏国求救。魏王先派老将晋鄙带兵十万相救,后接到秦国的威胁国书,只得按兵不动。

在门客的谋划下,魏相国信陵君魏无忌盗出魏王的半块虎符,前往军营找晋鄙调兵准备救赵,晋鄙虽对合虎符,验证无误,但未见魏王调兵令,面露疑色。结果,信陵君让甲士击杀晋鄙,用虎符调动军队,这才解了邯郸之围。这便是“窃符救赵”的典故。

作为古时的调兵信物,虎符体现的是兵权,总参作战部作为解放军的作战神经中枢,拥有通信中心、情报中心、作战指控中心等职能,在战时可以起到“国家战争指挥中心”的作用。用虎符做标志,自然是再恰当不过。别看只是一个小标志,从中也能一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还有个跟历史典故有关的,是在2019年1月31日的《谁是王牌》节目中,记者对白城兵器试验基地进行了采访报道中,出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臂章。

这个极具特色的“黑脸包公咬坦克”臂章,就是中国坦克试验部队的标志,在分布在大江南北的实验基地中,他们主要负责测试各种装甲车辆。

甭管是外贸还是自用,只有通过他们严苛的测试,才有装备部队的资格,这个咬着坦克的铁齿钢牙黑包公,表现的就是他们严格要求、铁面无私地测试战车的态度。

同样用古代典故做标志的还有大名鼎鼎的原北京军区特种作战大队——“响箭”。

响箭,其实就是鸣镝,是古时一种射出去带响的箭,据《汉书音义》记载,“镝,箭也,如今鸣箭也。”公元前209年,匈奴冒顿单于曾以鸣镝射杀其父头曼单于。

由于射出带响,所以响箭主要用于情报传递、引导打击和击敌要害,标志上用它就是隐喻使命、战斗力,利箭在弦之势彰显严阵以待、锐不可当的英武气魄,跟特种作战大队的任务就比较契合。

除了历史典故,有些部队还会把获得荣誉或者光荣传统,融入到单位标志的设计中。

比如,原38集团军第113师的臂章就是一个抽象的飞虎,在虎头的右边有两道粗斜杠和三道细斜杠,一来象征飞虎的翅膀,二来也对应上了该师的番号。

113师为什么用飞虎作为标志呢?

这是因为在1950年的第二次战役反攻阶段,志愿军司令部命令第38军在28日8时许插至三所里,截断美军第9军的后撤通路。这是事关战役全局的重大行动,为此,彭总着重强调:“插到了,插断了,就是胜利!”

113师接到命令后,冒着敌人的空中打击和严寒天气,14小时奔袭145华里,途中,不少战士都累得口吐白沫,甚至有人累死在路上,但最终113师还是抢先美军骑1师5分钟夺占三所里,堵住了美第9军退路。

113师以双腿跑赢敌机械化部队,创造了世界步兵史上的奇迹。其成功穿插至三所里后,旋即向志司、军部发送密码电报“飞虎!飞虎”,飞虎师自此得名。

70年代初,八一电影制片厂还曾根据这段历史,专门拍摄了一部名为《飞虎》的电影,飞虎的名号响彻大江南北。

与此类似的还有原27集团军80摩步旅,他们的单位臂章图案是一个豹子头,前面三个箭头咬住一头熊,这个也是跟该单位的光荣战史有关。

在1950年的长津湖战役中,第27军各部形成了一个“钳子”,将敌人死死地咬住。

11月27日,第27军投入第80师以及81师242团四个团的兵力,扑向了新兴里,战端一开,第80师的239团就敲掉了“北极熊团”(美7师31团)团部。

是役,第27军全歼“北极熊团”3100余人,缴获汽车184辆、坦克11辆、各种火炮137门,“北极熊团”团旗也成了我军的战利品。

▲新兴里战斗中被我军缴获的“北极熊团”团旗。

正是因为有了这段历史,后来在80师基础上改编的80摩步旅才会把这个象征性的北极熊放到臂章上。

还有原装甲第8师某团装步营1连的标志是一个白老虎,还有“白老虎连”的字样,这就来自其前身东北野战军9纵25师74团一营一连的战史。

1948年,在解放锦州外围作战中,一连奉命防守白老虎屯,全连官兵连续激战16个小时,击退十倍于己的敌人,被9纵授予“白老虎连”荣誉称号,并获“死打硬拼”锦旗一面。

空军地空导弹某部二营的标志上也是他们的荣誉称号——“英雄营”,这支战功卓著、声名显赫的部队于1958年12月26日在北京组建。

在国土防空作战中,他们采用灵活机动的战术战法,六进西北、五下江南,机动行程18万公里,共击落5架敌机,其中就有3架最先进的U-2侦察机,开创了世界防空史上首次用地空导弹击落敌机的先例。

他们先后荣立集体一等功12次,1964年6月6日,被国防部授予“英雄营”荣誉称号。

原第65集团军193师的臂章则十分简洁,就是三个字“红一师”,这个说的就是它的前身——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第一军团第一师。

这个由毛主席于1933年6月在江西省永丰县藤田镇亲手创建,并从井冈山上走出来的英雄部队,已经无需多言,只需三个字即体现了革命的溯源。

纹章的诞生最初是为了在战场上可以辨认出身穿相似盔甲的敌我双方骑士,这是建立在信息传播基础之上的一种符号体系。

日本学者池上嘉彦曾指出,当事物作为另一事物的替代而代表另一事物时,它的功能被称之为“符号功能”,承担这种功能的事物被称为“符号”。

军事纹章也是一种符号,尤其是当这种符号代表一种精神、一种历史、一种荣誉的时候,我们才会从中感受无穷的魅力。

人民军队从草创之初到如今,也不过短短九十多年,由于篇幅限制,我们无法一一奉上值得称道的标志,以及背后的故事。

但通过管窥堪称庞杂的标志符号,我们也能看到这支军队特有的历史和文化的沉淀,追寻辉煌的过往与当下。